Search

心情糟透的時候還去擁抱負面情緒不是讓自己更陷落在負面的心境中難以自拔嗎?

處於...

  • Share this:

心情糟透的時候還去擁抱負面情緒不是讓自己更陷落在負面的心境中難以自拔嗎?

處於負面情緒時,我們的慣性是自然而然地跟隨頭腦的念頭天南地北地無限擴大,因著防衛或退縮。這時的我們無意識地被情緒推著走,念頭之多致使情緒無盡堆疊,我們毫無疑義地深信了腦中的念想,以致於陷入混亂的劇情中終究轉不出來。

回到心裡看自己。
我們除了腦海中不斷搬演的小劇場,還有內在的覺受--情緒的源頭。是我們本自俱足的感知能力,只是已被我們漠視許久。學習觀照內在。也就是將注意力從頭腦轉移至內心,看看心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導致我這麼地難受。明白自己真正的感覺是什麼:害怕、擔憂、不公平或不甘願、失望與失落、難過、悲傷、羞愧與虛空感……雖然此時的感覺來自眼前的事件,實際上卻是與我們的人生歷程息息相關。

有意識地覺知我們的內在。
我們有一個隨著年齡長大的我--理性的我;心理的感受是小孩子的我。我們的生命路徑皆有跡可循,自己最清楚。過往的情緒從未過去,一個不好受的感覺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驚嚇;它們在心裡積存著,仍舊影響著我們每時每刻與他人的應對方式。而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架設了許多的道理與善意撑著、挺著、催眠自己得以生活著。因為我們從未被正確教導如何面對、處理情緒,又怎會讓情緒真正過去?

生命如此地巧妙。
成熟的成人具備能力,能有意識地專注照顧且接納孩子的感受。若能經由痛苦的感受引領,我們練習做自己溫柔慈悲的父母,擁抱內在(小孩)的感受,疼惜自己所有經歷過的。溫暖的愛能清理創痛,緩緩消解建構已久的道理支架,這是自我清淨的心靈旅程,最終照見內在真實的自己。所以許多身心靈大師都說:「痛苦其實是一份禮物。」痛苦的情緒不是來摧毀人的,當學會了與它共處,接納自己的任何狀態,進而療癒創傷,祥和柔軟且寧靜的生命本質這一份厚重沉實的禮物自會來到跟前。
祝福您。
#愛自己
#我願意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學習:看見自己的存在,找回自己的力量,建立自我的價值,活出專屬於我的生命
View all posts